发布时间:2025-04-28 编辑: 浏览次数:10次
一、 专业培养目标
工程物理专业强基班基于我校“所系结合、理实交融”的办学理念打造,充分利用了我校和共建科研院所的优质教学资源。目标是培养物理基础扎实、综合素质高、具有大科学和技术工程或装置背景、了解国际前沿发展的大型核科学和技术工程领域的优秀人才。本科阶段的培养将打下良好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理论基础,同时充分依托我校拥有的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,接受系统性的科学研究、技术研发和工程建设与管理训练,熟悉必要的电子学和信息化技术,了解大型科学装置与尖端仪器的基本原理,牢固掌握本领域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。毕业生初步具备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能力,了解本领域前沿和总体发展趋势,拥有国际交流能力与经验,可以胜任相关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研发和管理工作;如选择继续攻读相关高新技术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生,可成长为相关研究领域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开拓性、领导性创新人才。
二、 学制、授予学位及毕业要求
学制:标准学制4年,弹性学习年限3—6年。
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。
毕业要求:总学分修满160学分,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。
课程设置分类及学分比例表:
分类 | 学分 | 比例(%) |
校定通修课程 | 79.5 | 7 |
专业基础课程 | 34 | 21.2 |
专业核心课程 | 19 | 11.9 |
专业选修课程 | 8 | 5.0 |
自由选修课程 | ≥8 | 5.0 |
科研实践 | ≥4 | 1.3 |
毕业论文 | 8 | 5.0 |
合 计 | 160.5 | 100 |
三、 修读课程要求
1、校定通修课程设置:
学科分类 | 课程名称 | 学时 | 学分 | 开课学期 | 建议年级 |
国防教育 4 | 军事理论 | 40 | 2 | 秋 | 1 |
军事技能 | 10/60 | 2 | 秋 | 1 | |
劳动教育 1 | 劳动教育 | 0/32 | 1 | 秋 | 3 |
通识类 11 | 核心通识课程 |
| 7 | 春、夏、秋 | 1、2、3 |
大学生心理学 | 40 | 2 | 春、秋 | 1 | |
艺术实践 | 0/32 | 1 | 秋 | 3 | |
“科学与社会”研讨课 | 20 | 1 | 秋Ò春 | 1 | |
英语类 8 | 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选班上课,具体情况说明见《修订方案》中通修课设置英语类部分。 | 8 | 春、秋 | 1、2 | |
数学类(理工) 16 | 数学分析(B1) | 120 | 6 | 秋 | 1 |
数学分析(B2) | 120 | 6 | 春 | 1 | |
线性代数(B1) | 80 | 4 | 春 | 1 | |
物理类(理工) 13.5 | 力学B | 50 | 2.5 | 春 | 1 |
热学B | 30 | 1.5 | 春 | 1 | |
光学B | 40 | 2 | 秋 | 2 | |
原子物理B | 40 | 2 | 秋 | 2 | |
电磁学B | 80 | 4 | 春 | 2 | |
大学物理-基础实验B | 0/40 | 1 | 春 | 1 | |
大学物理-综合实验B | 0/20 | 0.5 | 秋 | 2 | |
政治类 18 | 思想道德与法治 | 50 | 2.5 | 秋 | 1 |
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| 54 | 3 | 秋 | 1 | |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| 50 | 2.5 | 春 | 1 | |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| 50 | 2.5 | 秋 | 2 | |
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| 50 | 2.5 | 春 | 2 | |
形势与政策(讲座) | 40 | 2 | 秋 | 3 | |
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| 0/80 | 2 | 秋 | 3 | |
四史一课选修 | 20 | 1 | 春、秋 | 1、2、3 | |
体育类 4 | 基础体育 | 40 | 1 | 秋 | 1 |
基础体育选项 | 40 | 1 | 春 | 1 | |
体育选项(1) | 40 | 1 | 春、秋 | 2 | |
体育选项(2) | 40 | 1 | 春、秋 | 2 | |
计算机类 4 | 计算机程序设计A/B | 60/40 60/60 | 4 | 秋 | 1 |
学分小计 | 79.5 |
|
|
2、专业基础课程设置:
学科分类 | 课程名称 | 学时 | 学分 | 开课学期 | 建议年级 |
数学类 12 |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| 60 | 3 | 秋 | 2 |
计算方法 | 60 | 3 | 秋 | 2 | |
复变函数A | 60 | 3 | 秋 | 2 | |
数理方程A | 60 | 3 | 春 | 2 | |
物理类 10 | 理论力学A | 80 | 4 | 秋 | 2 |
量子力学C | 60 | 3 | 秋 | 3 | |
大学物理-现代技术实验 | 0/60 | 1.5 | 春 | 2 | |
大学物理-研究性实验 | 0/60 | 1.5 | 秋 | 3 | |
计算机类 | 电子技术基础 | 60 | 3 | 秋 | 2 |
数字电路 | 3 | 3 | |||
电子线路实验 | 0/40 | 1 | 秋 | 3 | |
工程类 | 大科学工程前沿讲坛 | 40 | 2 | 春 | 2 |
机械类 | 机械制图及CAD(B) | 60 | 3 | 秋 | 3 |
学分小计 | 34 |
|
|
3、专业核心课程设置:17学分+选修2学分
分类 | 课程名称 | 学时 | 学分 | 开课学期 | 建议年级 |
所有方向 17 | 电动力学 | 80 | 4 | 春 | 2 |
原子核物理 | 80 | 4 | 秋 | 3 | |
工程物理及其方法概论 | 60 | 3 | 秋 | 3 | |
工程物理专业基础实验 | 80 | 2 | 春 | 3 | |
辐射防护 | 60 | 3 | 春 | 3 | |
工程实践★ | 40 | 1 | 夏 | 2 | |
加速器科学与核电子学 选2 | 加速器概论 | 40 | 2 | 秋 | 3 |
嵌入式系统与接口 | 60 | 3 | 春 | 3 | |
嵌入式系统与接口实验 | 0/20 | 0.5 | 春 | 3 | |
聚变科学与技术 选2 | 受控热核聚变导论 | 60 | 3 | 春 | 3 |
等离子体物理导论 | 80 | 4 | 秋 | 3 |
注:★为强基班特有增设的课程。
4、专业选修课程设置:选修8学分
课程名称 | 学时 | 学分 | 开课学期 | 建议年级 |
射频技术基础 | ||||
现代X光物理原理 | ||||
加速器理论基础 | ||||
真空技术基础 | ||||
科学仪器实验 | ||||
实验物理中的信号采集处理 | ||||
探测器原理 | ||||
热力学与统计物理A | ||||
等离子体诊断导论 | ||||
气体放电原理 | ||||
等离子体物理实验 | ||||
等离子体数值模拟 | ||||
5、自由选修:8学分
以上模块内超出要求学分的选修课程学分均可算入自由选修学分,也可选修其他本科课程或者本硕贯通课程以获得自由选修学分。
6、毕业论文:8学分
四、 科研实践要求:4学分
须参加“大学生研究计划”或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”,或其他经学校认定的可转换科研实践学分的课程或项目。
五、 工程物理(强基计划)专业课程关系结构图
六、 本研转段衔接专业
获得转段资格的工程物理专业强基计划学生,只能申请本校研究生,且只能在以下限定的转段衔接专业范围内进行选择。
专业代码 | 专业名称 | 专业代码 | 专业名称 |
0827 | |||
0858 | |||
0701 | |||
0702 |